2019年12月24日

輪胎官網評比

前言

前些日子面臨人生第一次換輪胎,因為身邊沒人可問,只能自己上網作功課。原本想說從各大輪胎廠官網開始,結果沒想到是條不歸路,越看反而越搞不懂、越看反而越不知道要選哪條,最後隨波逐流地選了 P4 這個安全牌。

不過既然看都看了,就順便評比一下留個紀念,也看看能不能督促輪胎廠把網站搞好一點 [慘笑](謎之聲:想太多,就憑你?)。

這個評比只針對台灣官網(或繁中版)提供的搜尋功能、文案撰寫方式… 等資訊提供面向作比較,不包含輪胎本身的優劣比較。撰寫先後是依字母順序。

TL;DR

MICHELIN 從產品線到網站都簡單好懂容易選擇,再加上品牌眾所皆知、形象也不差,能應付老司機也能處理萌新小白,會熱賣好像也很理所當然。

GOODYEAR 是我認為架構做的最好的網站,就是內容有點少。

BRIDGESTONE 的搜尋介面很強大,如果你願意相信他的排序推薦功能,那挑起輪胎也還過得去。不然這個牌子的型號實在太多,光看符合規格的列表都覺得累。

Continental / MAXXIS / YOKOHAMA 各有優缺點,共同的是都遇到搜尋結果不正確。

DUNLOP / PIRELLI 的網站則是有跟沒有一樣,花同樣時間去隨便找個輪胎行問說不定都比較實在。

一貫的問題是沒有售價(連建議售價都沒有),也很難跨廠牌的比較(有些牌子連自己內部的差異都講不好了…)

2019年10月20日

四十贅述

補完 007 系列一直是長大後的願望。同樣類型的願望還有 Star War,後來趕上 4~6 的重製版、以及 1~3 上映後的回顧潮,所以很快就實現了。

要說什麼「理解 007 在電影史以及流行文化史上的意義」當然也是真的,但更多是為了填上小時候支離破碎地在老三台看 007 的空白間隙。即使只是零零碎碎的片段、即使只有國中國小的理解能力、即使搞不清楚在看哪個世代的 007,還是很大程度影響我的各種幻想與期待,例如科技、演員、間諜、還有性愛。我一直記得 007 為了把妹準備了一整副都是情侶的塔羅牌。

這一陣子 MOD 上了全套的 007,我變得不想完成這個願望。

太傷心了。

理所當然地要忽略電影特效、理所當然地要用四五十年前的角度來看待那些幻想中的高科技道具、再用上《北西北》(雖然我看了也是沒啥感覺)為標準來修正對故事情節、鏡頭節奏的要求… 即便如此,一切看起來還是如此的滑稽突兀與可笑;擔綱集數最多的羅傑·摩爾只是一個運氣極好的老屁孩(或是人設中有一項「散發萬能費洛蒙」,不然怎麼解釋女角都剛好發花癡),完全沒有一點印象中的風流倜儻(提摩西·達頓可能還比較符合),哪怕那幕滑落一地的情侶塔羅牌也勾不起我一絲遐想與嚮往。

想起前些日子在 MOD 上重看李安的《飲食男女》,老朱宣佈要與梁錦榮結婚的那場筵席,從老朱在廚房張羅就開始笑,到了梁母翻白眼的時候我也無法抑制地笑到快翻白眼。仔細想想,這可能是這幾年來笑得最過癮的一幕戲。至於當年,應該只覺得各種尷尬疙瘩、談不上什麼趣味。

於是,即使不看月曆不算年份,也知道自己老了。

其實口味的轉變並不是近來的新發現,只是變化幅度益發擴大,除了用「老了」來解釋別無他法,實則是已經懶得找原因,直接用物理事實來解釋既省事又難出錯… 於是更加肯定自己真的老了…

好像也只有老了。

大學時候上通識課,接觸到一點民國初的學術史,老師用兩堂課的時間講了胡適,好像沒留下什麼好印象,還是那個「老子都不老子」的眼疾小屁孩,更別說沒出現在另一堂進階課的名單當中(btw… 那門課選了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

直到四十歲的門檻一步步逼近,想到胡適那本《四十自述》,人家再怎樣(?)也至少寫出了這一本書,而我四十歲連擠出這篇 blog 都有些手足無措。完全就是牛媽那句「看過呂布覺得打得贏關公」。

至於孔子那句「四十不惑」,怎麼看都覺得像唬爛,因為現在的我是越來越迷惑。也許我還停留在「三十猶狂是無識妄人」的階段,想念著「二十不狂沒志氣」的歲月。

年過四十,一事無成,留篇贅述,待五十憶。

2019年6月27日

納多利汽車旅館

週六入住,Agoda 找不到空房,所以直接打電話去訂房,要價 2380。訂完房後隔幾天在 Agoda 上看到他們有空房,好像是 VIP 價,頗幹 XD


這是旅館官網的照片



看得出來官網沒有刻意美化,有誠信 XD

2019年6月22日

《明永樂青花花卉紋龍耳花澆》讀後心得

注意

這是一個完全的外行人按照字面意思硬啃後的碎念

出處:故宮文物月刊,第 377 期,p.94~p.104。

我認為這篇文章的兩大重點段落都沒有處理的讓人明白,甚至存在一些… 問題?

2019年5月30日

英國人與 tulwar

原文網址:https://www.fordemilitaryantiques.com/articles/2019/5/15/the-british-and-the-tulwar

印度的景觀、聲音、氣味,讓許多曾在喬治與維多利亞時代造訪、或在那裡服役過的英國人感到癡迷。他們發現的文化與自己家鄉截然不同,許多印度服飾,美食,藝術、設計在大英帝國變成一種流行。一些印度人甚至在英國擔任重要職務,例如維多利亞女王鍾愛的助理 Abdul Karim,他不僅教女王語言、還擔任貼身顧問。

在 19 世紀初期,次大陸仍然處於分裂狀態,許多宗教、君王、國家之間發生了激烈的戰爭。這勢必讓印度成為年輕英國男人眼中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冒險之地,而從軍或是加入東印度公司就是體驗這個生氣盎然社會的最佳方式。

由於當時強硬的軍事態度,英國人有很多檢視、使用本土武器的機會,自然也就會與原本的武器多作比較。也許對於歐洲人而言,印度最知名的就是 tulwar,這把 curiously-hilted 劍因為同時象徵了優美與畏懼而出名。

「在老手手中,tulwar 是一個可怕的武器。他從中段以上就非常彎曲、寬、鍛造精良、且像剃刀一樣鋒利。劍鞘材質都是木頭或皮革,因為金屬會讓刀刃變鈍。它的形狀不適合刺擊、劍尖從來沒用到過,總是用揮擊,為了避免它在手中轉動,劍柄小且窄。當地人的使用技巧通常都比我們好,有時它揮舞的效果太可怕,以至於只有見識過的人才會相信。我曾經多次看到手掌整個被削下來、或是只用一擊就把頭砍掉。 」 - Peter Parley, 1869年。

1822 年到 1892 年間,這位英國步兵軍官在戰鬥中是配戴一把 brass-hilted 軍刀。這是一種切與 thrust 為主的武器,單刃、從幾何學來看曲線很淺。雖然優雅(而且通常以高規格生產),但它是妥協下的產物,就像其他折衷物一樣,無論是專攻刺擊或是切砍武器都不稱職。即使這把軍刀通常是一把好劍,但 tulwar 的優勢讓一些軍官仔細考慮在戰場上的武器選擇;當英國人與印度非正規軍密切合作、以及印度人──尤其錫克教戰士──在軍備上的重要性,tulwar 的效益一次又一次地被證實:

「一個偶然出現在附近的錫克教徒,用他的軍刀呼嘯一擊,只用一刀就砍斷了 Gazee 的腦袋,就好像它是罌粟花的球莖一樣!」──William Russell of The Times, 1857 年

「一把火繩槍筆直地抵在他的臉上,一位 ressaldar(印度騎兵團上尉)用劍一刀就切斷槍管,於是他死裏逃生」── Telegraph and Courier, 1857年

「如果被這些印度刀刃擊中頭部,會一路裂到腰身;如果是砍在軀幹則會斷成兩段」── Ma’asir ul-Umara e Timuriyah, 1780 年

「然而,令人討厭的是,刀柄的形式可能是一個原因,再加上刀刃本身的鋒銳程度,使得揮舞印度 tulwar 的人能作出毛骨悚然的攻擊。在緬甸戰爭期間,見證印度劍的銳利程度是我的宿命。一個不幸的緬甸人,頭被一個非正規軍的騎士從肩膀上乾淨俐落地砍下,這一切就極近距離地發生在我眼前。」── Asiatic Journal, 1844 年

那些揮舞著 tulwar 的錫克教徒的戰績也是如此:

「戰況在某一段時間中十分膠著且危急,但在這之前是靠第 93 軍團(註:原文只寫 93rd,沒有註明單位)的力量以及狂暴的錫克教徒在支撐一切。

這些當代的引言為我們提供寶貴的見解,talwar 作為戰場器械的實用度以非常真實且震撼的姿態進入我們現代的視野中。這就容易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寧願違反陸軍規定也要選擇裝備 tulwar。下面這段引言雖然是關於士兵的劍而不是上述的軍官,但某種程度上從另一個角度反應了克里米亞戰爭中劍的不足之處:

「即便這種小事情(在 Charikar 的小規模衝突)也提供了當地人用正規劍毫無效益可言的另一個證據。雖然砍了很多次,他們的攻擊看起來似乎無法傷害到 Khyberries;當非正規騎兵用他的 tulwar 攻擊一次就幾乎把頭砍了下來、或是製造出駭人傷害。」

雖然攝影在維多利亞時代中後期才處於剛起步的階段,但有幾張英國軍官配戴 tulwar 的照片──雖然很難分辨,但圓盤狀 pommel 能協助辨識。

雖然 19 世紀前期在印度生活的英國男人比後來的人更理解當地文化,但融入文化的欲望並不足以解釋所有個體採納 tulwar 的原因,尤其有些人還花時間學習印度劍術好讓揮擊與推刺的動作達到完美。如今古董 tulwar 的擁有者與研究人員,不僅提供收藏家欣賞印度工藝高水準的機會、也能領略在武器學上的歷史與宗教重要性。

2019年3月8日

評《大師兄》

看預告時會期待、看了頭十分鐘也還期待…

然後就崩壞了… =="

劇情架構走的是《麻辣教師 GTO》的路線:有豐富人生經驗但是沒啥教學經驗的非典型老師接手一個問題班級,透過熱忱付出感化學生改善教育環境的故事。常言道:「不怕套路老,只怕使不好」,對於看過 GTO 的人來說,這片實在慘不忍睹,因為又老又不好。

人設沒有 GTO 極端、角色反差沒有 GTO 強烈,可以不是問題,劇本鋪陳的好才是重點,偏偏《大師兄》做的十分差勁。看到王得男跟她老竇在賽車場跑 Go-Kart,雖然跳 tone 但勉強還在情理之中;但是開出賽道在市場裡軋車、最後撞成一團沒警察沒救護車連路人都無動於衷,就十分荒謬。我看有 94.87% 是為了製造出王得男差點被貨車撞死的環境。最後地方角頭囚禁學生的戲碼更是莫名其妙,三四人沒刀沒槍、兵不血刃地就制服二三十個以前會打架會鬧事的問題學生、還讓他們乖乖交出手機?相比之下主角陳俠的帶班能力根本小兒科… =="

如果這是要搞一部《逃學威龍》那樣的爽片那也成,問題是你又會看到裡頭正經八百而且不加修飾地講教育理念、批判香港教育亂象。這就造成了一個決定性的硬傷:讓人出戲的矛盾。你的困境是寫實的、你的目的是真實的,但是解決方式是夢幻的、過程是無厘頭的、結局是超現實的,完全讓人無所適從。

在看結尾那段平凡無奇動作場面時,我已經恍神到《葉問2》(前面陳俠在商場找到逃竄中的項祖發時,瞬間還以為會接上《葉問2》在市場救徒弟的戲 XD)。要說武打,《大師兄》自然連《葉問2》的邊都摸不上;要說故事情節跟教育意義,恐怕《葉問2》也略勝一籌,甚至《逃學威龍》都能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咧?

最後想起了《Dead Poets Society》,年輕時很平淡的看完,虛長了幾歲後才能理解何謂平淡中見真章。

2019年2月3日

wajck

這篇從 wajck 婚禮前一直拖到現在才寫完,月曆都換一本了。好在都是陳年往事,不差這幾天 [被毆飛]

2019年1月13日

Vitara 1.4S 半年心得

Suzuki Vitara 1.4S,2018 年款、2017 年製造。2018 年 7 月入手,至今里程約 9000Km。

油耗、開銷、保養紀錄參見:http://bit.ly/2M4Ji0d

TL;DR

Vitara 是窮人的好朋友,加速相當夠用、油耗表現簡直無懈可擊、操控(應該)不錯,其他部份至少也有達到堪用的水準。

但如果是設備控、視覺控、質感控,又或著不是窮人所以不需要考慮油耗也不需要取捨,那可以直接跳過。

雖然下面列了一大堆的毛病,但是我對這台車還是十分滿意的。滿意到如果我有 200 萬的買車預算,我會選擇拿 100 萬買 Vitara AllGrip 版然後小改一番,剩下的錢則是留著萬一出事之後可以立馬再買一台 XD。

這也許是窮人劃地自限的悲傷,也可以是知足常樂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