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購買登山裝備的想法

主要是寫給新生看的,老人家,就請詰譙錯誤的地方吧......

之前看過裝備的文章,說人緣好的話,連內褲都可以借得到
我相信是可以的,不過我人緣始終不好,所以從來沒打算借裝備 XD
如果從「借」的角度來反推「什麼裝備得優先考慮買」
(借不到還是得上山阿...... [淚目])
那麼優先順序大概是
登山鞋→睡袋→背包
而這三項的購買難度,由難到簡單大概是
登山鞋→背包→睡袋
重要性,由重到輕,大概也是這個順序

所以,就從登山鞋開始說起。

2009年12月20日

三十回顧有感—答謝一份意外的禮物

我今天三十有二...... 個月。

一事無成的三十歲,壓根不想大聲嚷嚷,除了一早高中好友在噗上祝賀、晚上跟女友去燒肉店吃喝了一回,也沒別的了,默默的過吧。

但是,兩個月前的今天,MSN 傳來一個 youtube 的 link,頓時百感交集......


一如同我那處處 delay 的人生,拖了兩個月也想了兩個月,今天終於下筆。

我從高二(1995秋)開始吹口琴,到了第一屆亞太盃音樂大賽(2004春)後正式放棄,前後約略十年。不敢說學有所成,但也不至於搬不上檯面。因緣際會下,我到文華高中「客串」了一陣子口琴社指導老師。製作影片的人們,是我帶的最後一屆學生。

當年抱著雄心壯志,但是事隔多年後—之間當過幾個系排的教練、踏進社團重新混了一次—現在回顧,會自嘲是去客串的。

是的,我不是一個好老師。

也許這個自我評論有可議之處 [慘笑],可以肯定的是,以現今對「老師」及「教學」的期望來說,我不擅長、更不太願意去滿足那些期望(例如「為了提高學習意願而降低標準」)。當年我能肯定地說「專業就該是這樣堅持」,現在則是思考「這樣堅持是否有失專業?」

又回到錢鍾書的那句話了「二十不狂沒志氣,三十猶狂是無識妄人」。面對這群學生時,已經夾在不上不下的二十五歲,對於一些信念已經開始動搖、知識的領域中也漸漸不只是二元的是非對錯,人生歷練尚未豐富卻又得為人師表,也就只能坦白地說:「教你們的東西,我不敢保證正確,只能說,我現在認為是正確的。」

或許,我唯一沒教錯的,就只有這件事情吧?(還有推廣《料理仙姬》? [大笑])而我在客串當指導老師時犯下的錯誤(例如讓一群高中生承受大學生也未必能承受的壓力,如此之類罄竹難書族繁不及備載),無論是現在回頭反省或是當時就發現,遠多於正確的事情。

教學是種罪孽......

前幾天看到《The Browning Version》,裡頭的老師說:「你教了一千個學生,可能有九百九十九個是失敗的,但是只要有那麼一個是成功的,那就可以彌補所有的缺憾」

我三十歲了,還沒當兵、研究所還沒畢業也不想畢業、在一家小工作室呆了半年多混得不錯但是選擇烙跑走人、存款從來沒到過六位數還面臨失守五位數的窘境。要說有什麼驕傲的事情,大概是有一個很棒的女朋友、過去的同事或(Pt2 Club)夥伴都還願意跟我聊些技術議題。再來,就是這個短片了。

謝謝你們,或著,更正確說,對不起你們。希望你們的人生能一路順遂平安。

謝謝。



唯二的生日禮物:《春膳》初版。
於中和角亭

2009年12月19日

蔡國強《泡美術館》無責任感想

我是一個藝術的門外漢,只是跟幾批美術系室友&前女友相處下,沾染了一點氣息。這篇文章沒有考據、沒有理論基礎,純粹是把自己的感覺跟想法作個紀錄。如果能容忍我這種野痞獻曝的行為,還請各方高手不吝指點這下里巴人。

又是一堆問號
看了一堆純粹以燃燒火藥為目的的紀錄影片,很難不開始懷疑「這到底是在幹麼?有什麼好看的?」坦白說,國慶煙火或是一個稍微大型一點的煙火秀,絕對都比蔡國強的「作品」來的「好看」。再一次地,藝術作品令人覺得困惑,我到底要看什麼?為甚麼蔡國強的名字會一直出現在近代藝術界,但是眾多煙火師父名字卻鮮為人知?藝術評論家跟藝術家的眼界到底在哪裡?他們是怎麼想的?看了作品講解、創作自述就真的能懂嗎?作品講解跟創作自述會不會是另一堆問號的起點?

一樓室外的作品《泡澡》,可以說是這類問題的終極代表。畢竟玩火藥還是需要一些技術、許多努力嘗試,弄不出預期效果事小,搞成大爆炸就尷尬了 XD。但是,弄幾塊石頭、找幾顆松樹、弄個大一點的按摩浴缸、搭幾個小小木屋、拉水電管線,最後是請地理師來擺陣、請中醫師調泡澡藥水......台灣各地的溫泉會館,不都幹差不多的事情嗎? 難道在美術館外頭讓觀賞者進入「作品」當中泡澡就就會有藝術價值嗎?如果是,那這個「價值」到底是什麼?

謝德慶那些「作品」,雖然聽起來實在白痴到有點可怕,但也因此還能引發我一些思考跟想像,但是這個《泡澡》...... 嗯...... 我還需要再練練...... Orz

火藥?顏料?
看了那些用火藥作畫的作品,我好像感覺到蔡國強之所以如此出名的原因。

其實一開始我不太能接受這種作法,簡單地說:「靠夭,這什麼鬼?」讓火藥在畫布上灼燒留下痕跡,這樣就叫作畫嗎?這叫偷懶吧?線條簡單、顏色單調,人有了名氣之後,做什麼就都是藝術了是吧?

然後我看到了《颱風》,還順便鬧了個笑話......



我跟女友說,我很喜歡這幅畫,油彩能畫出這樣的筆觸,應該需要很厲害的技術。女友聽了導覽機裡頭的講解,回頭說:「的確很厲害,因為這是用電風扇吹出來的... [炸]」話說回來,用電風扇應該比用畫筆刮刀難控制吧?

當我走到「大事紀」那條長廊,看到早期那些小小的、很有味道的油畫跟水彩作品,感覺蔡國強是這樣想的:「要我按照傳統的方法,我也能畫的不錯,但是,最多也就是到達前人的成就吧? I can, but I don't want.」所以,找到火藥這個材料,開創出一條新的道路。

有了這個想法,回頭看那些畫跟創作過程的影片,有了不同的觀點跟聯想。

最先想到的是書法,這兩者還蠻有雷同之處。書法的顏色(廣義)變化不多,主要是看線條與結構,書寫過程當中必須一次完成,無法加工潤飾。火藥的顏色稍多一些,大致的構圖是預先計畫好,但是線條與結果—以細節來說—是無法預測的。點燃引信的一瞬間,作品就完成了(也許還要考慮滅火的速度? :P),一切都要靠事前的準備工作;以技術難度來說,如果想要控制畫面,或許用火藥創作更棘手一些(比較像是在搞工程)?整個畫面的火藥要能夠連貫、要能作出層次、要想辦法做出「炸開」以外的效果......

再進一步想,是行草當中那些「牽絲」的飛白。我始終很喜歡飛白(現在看書法的角度多了一些)。雖然根本不算會寫書法,可以想像的是,書法家應該沒辦法很精準地控制飛白的分岔數以及線條,純粹靠得是不中斷的意念來一氣呵成?這樣子的不確定性,會帶來畫面的生命力與趣味(除了程式設計師,誰想看一成不變的東西呢? [笑])。火藥爆炸的效果,雖然不像飛白那麼連續有張力,但是不確定性所帶來的趣味,卻是一樣的。

用炸藥來作畫,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成像」的過程也是一個作品,更完整地說「是作品的一部分」。火藥燃燒時的聲音光影,雖然是眨眼間的事情,卻在畫布上永久的凝結。包括構圖、撒火藥、到最後引爆,這一連串的過程,增加了作品的力道與觀賞時的思考空間。楊照下的標題真是好「矛盾且多變的火藥」,最後這段雖然還無法全部領會,但也約略有些共鳴
在蔡國強的藝術創造中,火藥充滿了矛盾。最具破壞力的,卻在他手裡轉化成創造的工具;一面用來創造光熱的盛典,一面卻也用來創造寧靜內斂的精神生活記事;可以創造燦亮、外相的宇宙計畫,卻也可以創造陰鬱哀傷的集體空靈瞬間。
第一次覺得這種介紹引言對觀賞作品有所幫助 Orz

其他雜寫
一樓的作品當中,《射虎》跟《海峽》完全不知所以然;《黑牡丹》倒是直覺地、工藝式的喜歡。《來自磐城的禮物》雖然有點感覺,但是很淡很表面;末端的泥偶人們,沒有特別的感覺;至於大廳的汽車們(據說是山友任職的公司負責吊掛的)、時報廣場的影片等等就...... 就這樣 [炸],想特別一寫的是《撞牆》。

說穿了,《撞牆》的概念十分明白好懂、作品也簡單明瞭。但是能結合這些「簡單」而成為一個具有世俗美感的具象,對我來說,這就是一種「不簡單」。而作品擺設方向與展場動線重疊,讓人彷彿是撞牆狼群的一份子卻又處於一個超脫旁觀者的角度,更能夠有所省思,套句《少林功夫》的台詞:「的確是行!」

擴大來論整個展場的設計,較之前一個皮克斯展來說,要好的太多了(不否認跟參觀人數有關係 XD)。用楊照的說法是:
他的裝置,物件只是中間一個元素,搭配物件,要有極其繁複、極其細膩的手法,包括上下左右尺度的開展縮合,包括留置給觀眾進退與物件發生關係的空白,包括規劃的自然引導動線,包括光線的變化與流淌,而且就像戲劇舞台上一樣,這些因素還都被巧妙地內斂收藏起來,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卻不會突兀被看到。
因為是禮拜六晚上去看,只流連了兩個小時,很多東西(例如《大事紀》跟《剪報春秋》)沒有細看,稍有遺憾。anyway... 無論是看門道也好、看熱鬧也好,《泡美術館》這個展都十分值得一看,還有兩個月,快去吧。

2009年12月4日

Buffet 極短篇

「歡迎光臨!先生,請問有定位嗎?那麼總共幾位呢?好!幫您看一下是不是有座位... 窗邊的位子可以嗎?這邊請...」

「先生有來過嗎? 幫您介紹一下我們的消費方式:我們是無限自助 599 加一成服務費。是的,店裡提供的食物都可以隨意享用,不需要另外付費。有些餐點需要使用桌上的夾牌、大廚會幫您現炒現煮。用餐時間是兩個小時。這樣瞭解嗎?那麼,各位可以開始取餐了」

標緻的女服務生被夾上牌子,送進廚房。

2009年11月27日

《The Mon Song》

我向來是不喜歡單純貼個 YouTube 來混文章數目。但是今天看到這個實在是忍不住啦......


於是張學友對梁朝偉唱的《我愛你》從此屈居第二了,《The Mon Song》可能要稱霸第一名好長一陣子了......

果然人類某些部份是共通,外國的媽媽也是碎念這些東西呢... [核爆]

同場加映《Dadsense》,開頭的 talk show 很有意思...

2009年10月28日

「痞子的食物」開張營運—兼談烹飪歷程

網址:http://ps-food.blogspot.com/

後面可以不用看,因為都是廢話 [誤]


烹飪,曾經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遙遠也很親近的事情。

母親今年六十多,但是據稱已經煮飯一甲子。狀年時若遇宴客過節,燒出來的菜不輸尋常小館,也曾經開過小小餐飲店。

小時候常跟母親上傳統市場,也會在廚房跟進跟出。大概從國中開始,偶爾有機會拿鍋鏟幫忙翻炒,不過,也就僅止於此。年幼時受升學所苦、上大學後又離家數年,能接觸廚藝的機會並不多;而母親煮菜實在太熟練,不但使用廚房壓力特別大,有些細節問母親也問不出所以然。於是只有紙上談兵,在一堆料理漫畫、飲食文化書籍當中揣摩想像。

開始著手煮東西來吃,是因為加入登山社。在山上吃的喝的,都是從山下準備好背上去,當然也大都是自己煮(除非你是領隊或是 OB,是說我從沒享受過這種福利 XD),自此才有真正「烹飪」的感覺、也養成了沒事逛菜市場跟超市的習慣。不過山上通常都吃得很簡單,食材選擇有限、烹飪方式也以快速為第一考量(背 20 公斤走上 6 個小時,有心情等上半個小時把紅蘿蔔塊煮軟,真神人也),於是思索精進的,是如何減輕重量、如何讓食物快熟易食、如何顧慮營養完整,好不好吃變得不太重要,也就談不上什麼廚藝了。

真正地埋鍋造飯,是這一兩個月的事情。因為,有了女朋友,也是這兩三個月的事情 [羞]。口腹之慾,人皆有之,所以「要抓住女人,首先要抓住他的胃」,應該也像汽車維修工隨身帶扳手一樣合情合理。

一開始煮出來的菜,都很簡單。起油鍋、丟蒜頭薑片爆香、炒碼依次下鍋翻炒、加鹽撒味精、裝盤開飯;湯也不過就是湯料丟下去燉(是說,還沒有動用康寶濃湯,應該值得驕傲 \囧/),如此而已。材料也是,炒碼只敢拿尋常蔬菜、蝦子豬肉;湯料只敢用蛤蜊雞肉、冬瓜乾貨。也許故宮妹不會嫌棄(迷之聲:超好養的 XD),不過我自己倒是先厭煩了。於是,也該是開始嚐試一些新的食材、快炒以外的煮法。

煮都煮了,就順便留個 log 作點檢討、增添點附加價值(可憐的 AdSense 收入數字阿 [淚目]),老了之後,也才有辦法記起曾經年輕、曾經愚蠢、曾經擁有的過去。

是為序(?)

2009年10月20日

貓頭凱蒂之歌

貓頭 凱蒂,您是學校的救星,您是排課的偉人
貓頭 凱蒂,您是low友的燈塔,您是噗浪的水源
內毆皮怪,外抗惡師,為請假而調課,圖噗浪之盛興
內毆皮怪,外抗惡師,為請假而調課,圖噗浪之盛興
凱蒂!凱蒂!您不鏽的貓頭永遠領導我們
調課必成、Karma 必升,調課必成、Karma 必升。

貓頭常常在 plurk 上頭轉播她的精(ㄑ一)彩(ㄘㄢˇ)職場遭遇。耳濡目染下,已使眾親友在面對「十有八九」的事情時,想起還有世上還有一個更精(ㄑ一)彩(ㄘㄢˇ)貓頭,心情得以平復。如此偉大、如此地貢獻良多,值得我們配上這首歌,大聲頌揚~~

2009年6月3日

吃到飽,十年有感

《很廢話的序》
其實不知道用什麼標題分類
看這個版沒有很久也沒有很專心 [毆死]
放眼望去好像都是食記、抱怨跟情報
想要說一說自己踏進「吃到飽」這個罪惡深淵(對肚皮跟錢包都是)的雜談
也只好斗膽用「心得」來當作標題分類了

一個在這個版潛水,沒寫過什麼文章的人
會寫這篇,起因當然是上面那篇去三燔 101 吃握壽司的事情

我當然會相信版友寫的是真的
反過來,版友們怎麼看我那篇文章就... [攤手]
我寫的那篇,與其說是幫三燔 101 平反
倒不如說像是在悼念變心而分手的女友 Orz

眼看三燔變成(被說成)現在這樣
就如同 klmer19104 大所說的「不要搞這種噱頭」
我很討厭這種表裡不一的事情...

至於 ipessimistic 大說得「去吃到飽沒吃飽反而是吃服務才奇怪吧」
我想,針對這個來閒扯一下

(迷之聲:你他 x 的到底要不要開始啊? [翻桌])


《關注的不只是胃袋》
講到過去,通常會用「余少也賤」開頭
(現在也沒多好,應該還更賤一些... 囧>)
總之,二十歲以前,基本上沒碰過吃到飽的餐廳
到了二十歲那年,一面工作一面等當兵
手頭有個幾文錢,也才開始在吃上頭下功夫,心中想的全是吃到飽的店

因為這樣才划算... \囧/

我在東海唸書的時候
聞香牛肉麵大概是六碗起跳,外加紅茶十數杯
聞香的麵條實在不太耐餓,從漫畫店出來大概又得包個百來元宵夜回家嗑

後來風行一時「趣味一下」蔓延時,簡直開心的不得了
隨便在麵攤吃一頓的價錢,居然可以火鍋吃到飽
不過幾次下來之後,有點膩了,開始找其他家火鍋店
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中那邊的「怖嘛怖辣」
東西好吃、螃蟹大隻,重點是... 音樂放的居然是 Jazz
讓我輕鬆又很 high,胃口就大開
回台北後也吃了一二十家火鍋店,音樂實在是... 影響胃口 XD
倒還寧願像「華山論鍋」那樣安安靜靜......

那時候三個人,常常晚上十點過後用宵夜價開吃
一路殺到兩點營業結束
有一次興致濃,居然吃到快四點
店員也很有趣,兩點收冰櫃時還讓我們加點
我們也寡不知恥地點了一堆
細目忘了,只記得當中有七八隻螃蟹
店員上完之後就跟我們說:慢慢吃,吃完再叫他起床 XD

其他 buffet 類型、燒肉店的自然也吃了一些
不過一次 buffet 可以抵得上四五次「趣味一下」、兩次「怖嘛怖辣」
學生錢少,自然就選擇可以吃比較多次的那邊
不過還是把僑園、兩家上闔屋、全壽樓、蓮園
還有一些已經忘記名字的店給吃過幾次
衣蝶那家上闔屋,扣掉食物的話,實在深得我心 XD
尤其是靠窗的情人雅座設計 >////<
還有溫熱過的泡茶馬克杯

回台北唸書之後就吃更多了
就店的種類跟數量來說,台北真是個好地方...
(價錢嘛... 咳咳... Orz)

咦? 怎麼寫到後來變成自己的吃到飽史 XDXD


二十出頭的我,進去吃到飽的店
首要目標當然是吃飽、撈本
常常會有「我還沒塞滿,怎麼時間就到了」的感覺

直到有一天,也許剛好就在奇妙的二十五歲那年?
我突然發現,我不再年輕了...
以前能被尊稱為無所不吃、肚大能容的「垃圾桶」
如今也變成比凡人稍大而已......
如果亂塞硬塞還會鬧肚子,一夜不得好眠

所以,縱使年紀越大,越有點閒錢投注在吃上
我卻吃得越來越小心,生怕回家又得折騰到天亮
也就只能朝「吃巧」的悲慘境界邁進
樣樣都是好吃的東西,比吃到飽還來得重要了......
(我也想遇到兩者兼具的店,但那實在... 太夢幻了...)


但我還是喜歡去吃到飽的店,那是一種心情上的豁達


就拿吃火鍋來說好了
雖然對橋頭跟太和殿的評價比較高
認真吃起來,也不過比去滿堂紅那種等級的店多個兩三百
但是必須一面吃一面盤算
肚子剩下的容量、桌上鍋內的存量、錢包裡的鈔票跟帳單上的數量
偏偏我又是那種沒辦法連續吃同一種東西的人
一下涮個肉片、一下燙個青菜、等待的中間咬口辣油條,這樣才開心
真正吃不夠才加點個一兩樣,整個就是很單調
吃飯還要傷腦筋,累人

吃到飽的火鍋店就很自在,尤其是那種冰櫃展示型的
只想吃一個蛋餃兩顆貢丸也無所謂
青菜拿一籮筐也同樣價(單點的青菜通常頗貴,甚怪)
簡直就是樂勝...


前些日子因為有固定薪水了
去永和一家日本料理「匯」放膽大吃慶祝
結果結帳的時候噴了一千三
還有一次是四個人去「乾杯」豪吃
帳單印出來,原價上萬(還是兩男兩女,沒啥喝飲料 XD)
雖然早有準備,不過實際付錢的時候還是會愣住
回家的路上,小小地開個檢討會:「真的有必要吃那麼多嗎? Orz」
不過說實在話,那種用餐的樂趣,終究還沒在吃到飽的餐廳享受過

所以,像三燔這種價位的店,也就只能趁著吃到飽的時候殺進去大嚼一番
這就是我說的,我關注的不只是「胃袋飽滿」

也許有一天,隨便亂吃也不用擔心破產、三餐不繼
我就會遠離各種吃到飽的店.... :P


《無聊的後記》
我媽常常跟我講,她很討厭去吃吃到飽的店
原因是:「每樣東西都想吃,結果吃到後來肚子很痛苦;吃也痛苦、不吃也痛苦,不如不去。」

在還被尊稱為垃圾桶的年代,我總是訕笑這種論點
後來,慢慢可以感受到歲月的威力,以及縱情之後的病痛反撲
好在舌頭養的頗刁,不至於每樣東西都想吃,已是萬幸 XD


最後希望每個看到最後的版友
都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無病無痛地吃到飽也吃到老

我嘛... 只能到這裡,淺嘗而已


原文寫於 EatToDie@ptt.cc 2009.06.02

2009年5月16日

冷涼卡好,社會雅量卡差

前陣子忙,所以有很多東西想寫卻沒有寫
Happy Hair 的預約系統結案之後(外加端午節隊伍倒隊)
心情輕鬆了,也就趁機來寫一些東西

午餐的時候看到新聞,豬哥亮的燦坤廣告被民眾投訴
那句「冷涼卡好」不雅,所以范可欽緊急找豬哥亮重拍結尾的 slogan
不知為甚麼,心理浮現的字句竟是「世道淪喪」

坦白說,我很討厭范可欽
我也不喜歡豬哥亮的調調,也就別提他螢幕後的私生活
但是,這隻廣告,真的是「深得我心」

有起承轉合、節奏緊湊、豬哥亮的演技也稱得上精彩
雖然都是「豬哥亮味十足」
但是歐巴桑有歐巴桑的腔調,辣妹有辣妹的體態,扮店員也能正經八百
這比很多明星的廣告都好太多了

至於台詞,看到「5151」已經讓我會心一笑
最後那句「冷涼卡好」更是讓我不得不佩服范可欽
這就是豬哥亮啊! 喜歡豬哥亮的人不就是因為這種調調嗎?
全台灣大概也只有豬哥亮能夠撐得起這句 slogan 而不會感覺做作
既點題、符合廣告人物的形象、又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種佳作,實在不可多得

有人覺得不舒服、甚至被侵犯
我尊重他們的感覺,卻完全不認同去投訴的作法
像這種很明顯的,並不是打算問候誰的老母的玩笑
卻沒有接受的雅量,這樣算不算是一種病態呢?

想到最近看到另外幾隻廣告
那莫名其妙的「因為豆漿濃阿」、完全感覺不出主題的「Extra 蜜桃薄荷」
怎麼沒人去投訴這些廣告拍的太爛? 這算不算是另一種笑貧不笑娼呢?

無奈之餘,只能罵聲「你娘卡好」了......

====
也是最近看到的影片,跟這主題也算有些關係
就順便貼上來:「設計師的悲哀

2009年4月5日

[食記] 吃東西

地址:台北縣永和市福和路 210 號
種類:火鍋
時間:2009.04.03

去雪山疲累了三天,下山也沒聚餐就直接回輔大解散
於是自己一個人回永和找吃的,就挑上離家很近的這家「吃東西」
它開在「天石」隔壁,「天石」吃過兩次,感覺跟「陶一軒」系統一樣
但是感覺比永和的陶一軒差得多,雖然生意似乎都還不錯 XDXD

既然開在旁邊,想辦法做出市場區隔,也就很理所當然
「吃東西」打算走的是精緻路線
從外表上看來,裝潢是蠻精緻的
有古典玫瑰園版火鍋店的 fu... lol

晚上八點,店面剩下四桌客人,不太意外,因為營業時間到十點
結果我卻被安排在最角落、廚房出菜口的位子
讓我有一點圈圈叉叉... Orz
不過,位子很舒服、音樂也不錯
還可以順便觀察內場的動靜,也是蠻好的體驗 XD

吃喝的過程就跳過,直接跳結論
(實在很佩服每樣食材都照照片寫幾句的人... 太強了 [倒地])

食材真的不錯(也許是剛下山的關係,啥子東西都好吃?)
蝦子很好、蛤蜊頗有水準、羔羊肉不賴、湯頭喝起來也能感覺到用心
除了青菜普通了點,其他點的東西幾乎沒有不滿意的
理論上真的可以稱得上是「精緻」

但是... 有些地方真的很... 無言

首先是漏單... 人有失神馬有失蹄
如果是忙碌的時候,只要不要吃單或是點十樣來兩樣,我都可以忍受
可是... 連我才五桌,而且其中兩桌已經沒啥戰鬥力
這樣居然還可以漏單,實在不知道忙碌的時候會變成啥樣子...

另外就是肉切的實在是薄到不像話
雖然肉薄一點,涮起來會比較好吃
但是薄到上桌一分鐘後就很難拿起一片完整的肉,那也太超過了吧?

至於那一成服務費,我也頗有意見
服務生雖然看得出來很努力,但是實在不太專業

嗯... 應該找個中午時段再給這家店一次機會
至於假日 or 晚餐時段,付個近 400 來吃嘛... 就算啦... XD

2009年3月7日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宣明智

最近這個名字一直出現在新聞媒體中
總覺得在哪裡聽過,所以有點納悶
因為,我或許會關注財經界的消息
但是對於人名就很懶得記
到蔡萬霖那種等級的曝光率就有點搞不清楚了... XD
(跟重要度沒關係,純粹只是新聞有沒有提到的關係 Orz)

剛剛突然想起來,對,當年的和艦案

2005.02 發生的和艦案
其實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我不是很在意
會記得很清楚是
因為曹興誠那篇《為本公司與和艦之關係作公開說明》
實在是讓我學了不少
隔了三年再看,也還不敢用「那篇文章真是深得我心」來稱讚

當時因為聯合報網站上頭的文字稿有缺漏
所以自己買了一份報紙重 key
文中兩次提到宣明智,因此留下些微印象

其中,文末的這段十分精彩:
以上之說明,相信應可取得承辦檢察官之充分了解,予以結束本案。如若不然,本人願意親自向檢察官面面進行說明。因聯電與和艦之關係,出自本人之決策,本人亦願為此決策負責。本人懇請承辦檢察官不要再為難本人以下之幹部,對宣明智、徐建華等出入境之限制,能立刻予以解除。宣、徐兩位都是光明磊落之君子,不是會畏罪潛逃之小人。此兩位遭限制出境,勢必影響聯電及和艦之業務與股東權益。為莫須有之罪名,讓股東受到實質傷害,本人期期以為不可,不知檢察官以為然否?

這段也可以看出,當年宣明智還被限制出入境
如今,由政府主導成立的 TMC,將由宣明智當召集人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已然讓人感慨
而這,前後才四年

2009年1月25日

《圖書館戰爭》

過年期間沒事作也沒山爬,於是馱了幾部動畫
(不能老是看 A 片啊... [默])
以前都是人家抓好、推薦給我看
例如《涼宮春日》、《Full Metal Panic》
雖然我的口味很特別,不過至少踩到地雷的機率就因此小很多

對動畫作品不太熟,只好瞎子摸象
看到有「圖書館」,就毫不考慮地馱了回來......

實在不怎麼樣...... Orz


我實在搞不懂
媒體良化法可以成立、圖書館自由法也可以成立
在這兩個法之下,媒體良化委員會跟圖書館隊員可以有武力衝突
那... 日本政府在搞個屁啊?
(更不用說設定裡頭,警察跟自衛隊還是存在...)
媒體良化委員的許多作為,看起來也很無腦

劇情也沒啥新意
像主角是熱血低智商外掛幸運威能、堂上就是第一集出手相助的圖書館隊員
到最後這兩個還湊成對...... 啊啊啊啊啊... 有沒有這麼老套啊... <囧>
帶有意外性的支線卻沒有好好處理
像是手塚兄弟的恩怨糾葛、柴崎的內心思緒......

世界設定很脆弱、劇情很單純
光這兩點就把這部片打死了,連燒起來的興致都沒有 XD

不過,打發時間倒是還不錯啦
不會太悶、也不會太難懂(同時間抓的《Tytania》就... 有點傷腦筋...)
畫工乾淨單純,Q 版很有喜感,有些地方還真的蠻好笑的
拿來當作了解圖書館業務也不錯
裡頭的圖書館員還蠻有個樣子的......
(喂喂... 不是武力衝突那部份... [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