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這是一個完全的外行人按照字面意思硬啃後的碎念
出處:故宮文物月刊,第 377 期,p.94~p.104。
我認為這篇文章的兩大重點段落都沒有處理的讓人明白,甚至存在一些… 問題?
花澆名稱的由來
- 用《古玩圖》佐證「清朝雍正宮廷可以看到明朝永樂時期的青花單把壺」
- 用《萬壽盛典初集》佐證有人以「宣窯花澆」作為康熙六十壽誕賀禮
- 用院藏《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紋丹把壺》附帶的黃籤文字佐證這類器型被稱作花澆。
這裡有些曖昧不明,或著說是… 雜訊?
單從《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紋丹把壺》就可以知道清朝時把這類器皿稱之為花澆,其他兩個佐證實屬多餘?
如果說其他兩個佐證是為了更明確指出是清朝的哪個時期開始稱之為花澆(文章中《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紋丹把壺》只有提到擺設在壽康宮,對於時期隻字未提),卻又使不上力。因為《古玩圖》沒有提到名稱、《萬壽盛典初集》沒有圖片。純就字面邏輯來說,的確存在「《萬壽盛典初集》的花澆不是這種器型」、「繪製《古玩圖》時還沒稱其為花澆」的可能。
甚至作者自己的文字也透露出一種不確定感,在這個段落的最後:
或許這正可說明前述雍正時期茶葉末花澆在把口對側口沿處特別向外突出成流的原因。
這個《茶葉末花澆》因為有作開口,所以的確適合拿來澆花。但是永樂、宣德時期的器皿都沒有作開口,這樣還適合澆花嗎?更別說文章開頭就提到本文主角有放置一個六孔銅膽,是被當作插花器具…
就常理來看反而會覺得「因為雍正時期模仿這類器型製作的茶葉末器皿是作來當花澆,所以這類器皿乾脆就被稱為花澆」可能還比較合理?
這裡順帶吐嘈一點,在上一個段落(器型)的最後,當下看起來像是硬塞幾句關於雍正時期茶葉末花澆的敘述,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在為名稱由來鋪哏。撇開論述正確性不談,這轉折與安排實在… 個人不太欣賞。
器型的淵源
這段的開頭是這麼說的:
永樂時期的雙繫扁壺、如意耳扁瓶、折沿洗、花澆等器經常被視為文化交流下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產生的新器型。
接著是說本文主角的紋飾在中國傳統裝飾紋樣難以找到源流,但是在 1466 年的器物以及 1394~1449 時期建立的建築物上可找到淵源。本文主角「龍形把手的直頸圓腹壺」盛行於 15 世紀後半的帖木兒帝國以及 16 世紀前半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然後舉了幾個 1417~1462 年生產、長得很像的文物來佐證…
越想越不對勁…
翻了一下 wikipedia 才確認,明朝永樂是西元 1403~1424 年,文中提到建築物或文物的年代,比 1424 年早的只有兩個,但那兩個給的年份都是橫跨數十年的不確定年份區間(分別是 1394~1449 的建築物、1417~1449 的器物)。如果用簡單均勻分佈的機率來說,1417~1449 年間的器物,它真實的年份落在永樂年間的機率只有不到 22%。除了這 22% 的可能之外,其餘提到的文物全部都晚於永樂年間。
WTF?
再仔細想,其實光同一個時代還不夠,基本上得找到年份更早、產於伊斯蘭文化圈的文物,才能去佐證「花澆受到伊斯蘭文化影響產生的新器型」。畢竟那是一個傳播速度還很緩慢的年代,而且即便器形傳到中國,也不見得會變成主流創作形式。如果真的是受到外來文化影響,按照常理來說,應該還要有一段時間差可能才會比較合理。
有趣的是,作者在這個段落的最後自爆了,他是這麼說的:
雖然現在所見的帖木兒王朝的玉器、黃銅把壺在製作時間上多集中在十五世紀後半,幾乎都較明朝永樂、宣德時期的作品稍晚。但我們一方面不應忽略永樂單把壺在中國陶瓷史中屬突然出現之新器形,而單把壺在中亞一地的發展則有長遠淵源,因此不排除之後找到十五世紀早期、器形近似的金屬器或玉器例證的可能性。
WTF?
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在這個領域不適用?還是有什麼這個領域的基礎知識是外行人所不知卻可以支撐這樣的論證方式?我是不是也能來個「而外星人影響人類文明發展則時有所聞,因此不排除之後找到十五世紀早期外星人降落,帶來器形近似的器皿例證的可能性」,基本上也沒啥違和感,也不能說我錯,反正大家都還沒找到證據不是嗎?
不是這樣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