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0日

四十贅述

補完 007 系列一直是長大後的願望。同樣類型的願望還有 Star War,後來趕上 4~6 的重製版、以及 1~3 上映後的回顧潮,所以很快就實現了。

要說什麼「理解 007 在電影史以及流行文化史上的意義」當然也是真的,但更多是為了填上小時候支離破碎地在老三台看 007 的空白間隙。即使只是零零碎碎的片段、即使只有國中國小的理解能力、即使搞不清楚在看哪個世代的 007,還是很大程度影響我的各種幻想與期待,例如科技、演員、間諜、還有性愛。我一直記得 007 為了把妹準備了一整副都是情侶的塔羅牌。

這一陣子 MOD 上了全套的 007,我變得不想完成這個願望。

太傷心了。

理所當然地要忽略電影特效、理所當然地要用四五十年前的角度來看待那些幻想中的高科技道具、再用上《北西北》(雖然我看了也是沒啥感覺)為標準來修正對故事情節、鏡頭節奏的要求… 即便如此,一切看起來還是如此的滑稽突兀與可笑;擔綱集數最多的羅傑·摩爾只是一個運氣極好的老屁孩(或是人設中有一項「散發萬能費洛蒙」,不然怎麼解釋女角都剛好發花癡),完全沒有一點印象中的風流倜儻(提摩西·達頓可能還比較符合),哪怕那幕滑落一地的情侶塔羅牌也勾不起我一絲遐想與嚮往。

想起前些日子在 MOD 上重看李安的《飲食男女》,老朱宣佈要與梁錦榮結婚的那場筵席,從老朱在廚房張羅就開始笑,到了梁母翻白眼的時候我也無法抑制地笑到快翻白眼。仔細想想,這可能是這幾年來笑得最過癮的一幕戲。至於當年,應該只覺得各種尷尬疙瘩、談不上什麼趣味。

於是,即使不看月曆不算年份,也知道自己老了。

其實口味的轉變並不是近來的新發現,只是變化幅度益發擴大,除了用「老了」來解釋別無他法,實則是已經懶得找原因,直接用物理事實來解釋既省事又難出錯… 於是更加肯定自己真的老了…

好像也只有老了。

大學時候上通識課,接觸到一點民國初的學術史,老師用兩堂課的時間講了胡適,好像沒留下什麼好印象,還是那個「老子都不老子」的眼疾小屁孩,更別說沒出現在另一堂進階課的名單當中(btw… 那門課選了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

直到四十歲的門檻一步步逼近,想到胡適那本《四十自述》,人家再怎樣(?)也至少寫出了這一本書,而我四十歲連擠出這篇 blog 都有些手足無措。完全就是牛媽那句「看過呂布覺得打得贏關公」。

至於孔子那句「四十不惑」,怎麼看都覺得像唬爛,因為現在的我是越來越迷惑。也許我還停留在「三十猶狂是無識妄人」的階段,想念著「二十不狂沒志氣」的歲月。

年過四十,一事無成,留篇贅述,待五十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