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

動漫也許不會教壞囝仔,但偏見肯定會

這篇有拿去投關鍵評論,但是被 reject(真的 24hr 內回覆 XD)。既然寫都寫了,當然就放在自己的 blog 自 high。

因為是寫來投稿的,所以言詞間客氣了許多。要不是當初看了覺得 WTF 指數過高 (大概只比護家盟好一點) ,也不會特地寫一篇。

其實還蠻想知道 reject 的原因,但編輯不解釋也是人之常情,畢竟他們又不是作文補習班… [遠目]


身為一個不會被承認是動漫迷的中年大叔,看到羅安海先生的《隱藏在動漫文化中,「教壞囝仔大小」的保守價值觀入侵》 一文,覺得有必要以半個局外人的身份,假裝客觀地替動漫文化護個航。

動漫會不會「教壞囝仔大小」?坦白說,我不知道。但我能肯定:「偏見會教壞囝仔大小。」

首先,我們回顧檢視一下羅先生文章的中心理念:「動漫文化時常挾帶非常保守的價值觀,放任不理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危險。」其後列舉了數個例子,大綱粗略收斂如下:

  • 階級制度:貴族義務、奴隸不平等
  • 性別的刻板印象:角色形塑、互動還是騷擾
  • 純粹邪惡的反派、無意識的反派、只以暴力解決問題導致的實力至上主義。

這些是不是事實?大抵上,是。不用徹底肯定的語氣,那是因為日本動漫有很多完全不符合這些指控的作品,例如菊地正太的《料理仙姬》、石塚真一的《岳》、橋本光男的《魚河岸三代目》、荒川弘的《銀之匙》、安達充的《鄰家女孩》與《H2》、弘兼憲史的所有作品(可能要排除《島耕作》系列)…

真正的動漫迷可以列出更多更經典的作品,但數量多寡不是重點,整體而言是鳳毛麟角還是瑕不掩瑜也無關緊要。因為即便完全認同「(日本)動漫文化時常挾帶非常保守的價值觀」是事實,它終究還是一個狹隘的偏見:對動漫的一種差別待遇。

就說電影好了。

應該不會有人懷疑《沉默的羔羊》、《人魔》的反派主角是「純粹的邪惡、以殺人為樂的瘋子」;《惡靈古堡》、《我是傳奇》等汗牛充棟的殭屍片難道不是「(反派)乾脆直接設定成沒有意識的魔物」?

《捍衛任務》完全符合「私刑和報仇也都是合理的手段」、以及「主角從來不會是弱者,就算是也只是暫時的。主角擁有絕對權力的同時,又總是能維持某種神奇的道德感,不會仗勢欺人,但是當有白目來騷擾主角時,再怎麼不成比例的後果都只是剛好而已」。《一代宗師》絕對是實力至上主義,而且國仇家恨、傳承叛逃,一概都用打架處理。話說回來,哪個武俠作品沒有明言暗喻「實力至上」的成份在?

《亂世佳人》看不出主角有「在乎雙方的權力不對等或奴隸的自由」。《長日將盡》的主角心甘情願、近乎不合情理地獻身於管家的職位,服侍著英國貴族,也沒見劇中有「討論階級世襲或權力造成腐化的問題」。

《神鬼戰士》中以戰鬥力來評斷個人價值、階級世襲權力腐化的要素樣樣不缺、也樣樣沒討論問題點;主角完全沒打算對抗體制,而是順從體制的遊戲規則,從被壓迫者轉變成(某種意義上的)既得利益者。大概只差「主角一開始因為表面上的虛弱而被排擠」、「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就能完美符合羅安海先生的文章敘述。

或著,我們可以用《魔戒》來做為一個代表。同樣是虛構世界、同樣是純粹邪惡的反派、同樣有階級世襲權力腐化、同樣有主僕奴隸分別、同樣靠武力解決(除了魔戒以外的)大多數事情…

上面提到的作品,即使不是得獎大片,至少也是紅極一時的賣座強片,無論歷史定位或是觸及人數,都是(日本)動漫很難望其項背的。但是我們鮮少看到有人在擔心「看電影教壞囝仔大小」。

喔對,還有性別的議題。

這部份比較難找到名作等級的對應,電影在這方面普遍含蓄許多。但是如果不求名作,我們還是可以在《冰刀雙人組》找到「心思細膩、重視打扮、外貌陰柔」的男性變成笑料,且被迫擔任雙人舞蹈中的女性角色。在《鐵男總動員》找到「被 LGBT 角色性騷擾被描繪成好笑、可怕、或是對男子氣概的嚴重傷害」。至於「男性就是無法控制性慾」這點,相信《美國派》系列有充分的展現。

真正的電影迷可以列出更多更經典的作品,同樣地,數量多寡不是重點,整體而言是鳳毛麟角還是瑕不掩瑜也無關緊要。這裡試圖要論證的是「這些狀況並不是只有動漫才有」。

誠然,動漫的狀況嚴重許多、觸及的年齡層更低、產生的負面影響也越大。

但是,更根本的問題點可能在於:這些「保守價值觀」並不是惡意或刻意為之,而(大多)只是重現自然規律與人性共通點。

讀個《長恨歌》就會看到「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而唐玄宗在古今中外的皇帝來說可能還算客氣的。讀個三國歷史故事會看到諸葛亮娶面容醜陋的黃月英,而被一般人嘲笑:「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階級制度佔據了人類文明歷史不少篇幅──或許該說是幾乎全部的篇幅。歐洲歷史的社會階級制度可以粗略地認為結束在法國大革命,那時已經 18 世紀了;中國歷史中光爵位就分了一堆階級,時間橫跨最早的夏商到最後的滿清王朝。時至今日種姓制度仍深刻地影響印度,「階級複製」依舊是我們社會中的流行詞彙與討論話題。

如果承認弱肉強食、物競天擇是自然界的規律,那麼「實力至上主義」也不過套上人類文明詞彙的換句話說。我們或許已經進化到「不會選擇用決鬥解決私人紛爭」,但是國際之間依舊處於「拳頭大,說話就大聲」的形勢,只不過這個「拳頭」不再單純只是傳統的軍備武力,也包含了科技、經濟層面的展現。前幾年的一帶一路、前些日子的中美貿易戰、澳洲龍蝦紅酒課稅事件、近來的新冠肺炎疫苗,說白了都是另一種形式的舞刀弄槍。又,選舉制度何嘗不也是「拳頭大,說話就大聲」,只不過動手打架改成投票蓋章、輸贏全看人數多寡。

請注意,這裡並沒有意圖指出這些事情是對的,僅止於表達「這些事情是(曾經)存在的」。期望文明進步是正當的、合理的、為所應為的,我甚至找不到任何堪稱合理的理由去支持恢復奴隸制度──那怕我承認內心深處始終存在「有個能任意使喚的奴隸好像挺不錯」的念頭。

只是,既然現實如此、歷史曾經如此,創作作品也如此又有什麼問題呢?抑或是我們不應該去了解歷史、領略現況,以防年輕人去接觸到這些題材?

不,假裝階級制度沒存在過、假裝性別問題純屬創作想像、假裝實力至上主義不符現實、乃至於指責動漫好壞壞,這樣子的偏見才是在殘害年輕人。

所有虛構的作品必定不是完全虛構,必須依存於某些現實──尤其是人性,否則無法讓受眾產生共鳴。藉由年輕人容易接受的動漫,讓他們在思想上「登大人」也好、施打後遺症強烈的疫苗也罷,都未必是壞事。

更不用說,一個作品會如何地被解讀,連作者都無法控制。看完《搶救雷恩大兵》會變成反戰分子還是嘲笑這個任務完全沒有效益可言、看完《迷宮飯》會立志當廚師還是從此無法認真玩 D&D 類遊戲,有誰知道呢?

所以,看到這邊,你依然可以說「動漫好壞壞」,而我也得同意出現這樣子的解讀結果… [遠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