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

評 3D 版《一代宗師》

難得感觸多到不知道該從何講起。害我有點想用《城邦暴力團》的寫法。

2013 年《一代宗師》上映的時候,我排隊買票進電影院,兩個小時後出來,腦袋裡頭多了一堆問題。於是上網找資料、看影評,遇到 MOD 重播的時候乖乖地再感傷一遍。有些問題自以為是地有了答案、有些問題卻還延伸出來更多問題。在片中找尋線索、琢磨答案,也許就是《一代宗師》令我著迷的地方。當然,畫面、音樂、演技…… 不管從各種面向來看都屬上乘之作,互相幫襯下讓思量的過程更具樂趣。

兩年後聽到王家衛弄出了 3D 版,接著看到有影評說這個版本解釋了第一版沒有描繪清楚的角落,於是再次買票進電影院(這次不用排隊了),戴起抗拒已久的 3D 眼鏡。兩個小時後出來,腦袋裡頭有沒有多了一些東西我不太確定,口中倒是多了一堆 WTF…

俗了

先詰譙一下 3D 電影這玩意。上次看 3D 電影應該已經是 2010 年看《魔境夢遊》的時候了、再之前大概看過兩三片,有點忘了。我不知道是天生大近視所以無法體會 3D 電影的樂趣還是怎麼著?隔了五年再看 3D 電影,視覺效果似乎沒什麼進步、畫質還是一樣的悲劇。尤其第一版的畫面太過印象深刻,心中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靠夭著「沒事幹麼來看 3D 版阿阿阿阿……」

就說葉問跟宮二對坐在大南戲院的那個景,畫面帶的是葉問、左下方是宮二的後腦杓。我記得在原始版本,還能看得出光線打在髮絲上的陰影波紋,到了 3D 版就只剩下一個模糊而不知所以然的黑影子晾在那,就算 3D 之後這個模糊的黑球讓你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跟葉問之間的距離感,那又如何?

再說宮二在北方的鏡頭,無論是練拳還是出殯都免不了附上大雪紛飛的背景。原始版本的意境美感,敝人筆拙就略過不寫了。3D 版本的意境跟美感還是有的,畢竟構圖跟運鏡都一樣;但是… 從眼前不斷飄過去一些模糊的白影是哪招?3D 版的雪花?你是要超高畫質但是打滿馬賽克的謎片,還是基本畫質但是無馬賽克的謎片?我寧願你撒把鹽就算了……

那麼,不管 3D 了,專心參透劇情?

更悲劇… [死]

我想 3D 版大概就是甄子丹版《葉問》的程度,應該高出一些,但總之就是會歸在同一個檔次。不是說甄子丹版《葉問》不好看,除了最後那場擂台太矯情之外,大抵上是一個很成功的作品。同理,3D 版的《一代宗師》不是好看,只是有個第一版在那裡,高下立判斷──或著可以這麼說:如果兩個版本對調,我壓根不會想進電影院再看一次,等 MOD 還是 DVD 出來有緣再說唄…… Zzz

差在哪?

不說別的,就說宮寶森在金樓宣佈引退的開場白。第一版先是來了個三四秒、廳堂中眾人秒吵吵嚷嚷的過門,宮寶森不過就是做出個挖耳朵的姿勢,整個場面就靜了下來。所謂大家風範、不怒自威的表現極限,大概就是這樣了。可是到了 3D 版,這段全不見了,直接就是宮寶森敘述過往的功績,沒有了前面的鋪陳,整個語氣架式的解讀就弱了下來,甚至有種老漢老提當年勇的況味。

再看第一版最謎的一線天,在 3D 版完全看不出跟宮二的關係。脫離藍衣社的段落被剪到只剩下不帶台詞可能也不帶意義的打鬥,白玫瑰理髮廳只剩下一個靜態照片式的象徵、收三江水為徒乃至於八極拳在香港開枝散葉完全就是一筆帶過。另外是有新增一段一線天跟葉問在香港交手的戲,但是純看 3D 版,一線天有比較完整嗎?個人覺得沒有,一線天反而更謎、更單薄了,淪落為單純烘托葉問的一個龍套配角。

宮寶森跟丁連山那場煮著蛇羹嚼舌根戲也不見了。丁連山第一次出場就已經是跟葉問在香港假敬煙真過招了。當初蛇羹這段看起來的確是沒頭沒尾,只能琢磨出丁連山跟宮寶森的師兄弟關係、以及丁連山成了「裡子」後被迫躲到廣州。非得出了戲院找著張大春寫的《丁連山生死流亡》(謎之聲:唯淺妄之人方能以此書為武俠之作? XD),才有可能搞懂、以至於拼湊出宮寶森下嶺南退休的「裡子」。3D 版少了這段、讓電影院裡的觀眾少了些困惑。是妙著嗎?我個人認為是惡手。

《一代宗師》的劇情一直扣著「表裡」,除了檯面上檯面下的表裡、還有話中有話的表裡。去掉蛇羹這場戲,就很難聯想宮寶森到廣州辦引退儀式是不是也有裡子在?馬三投日之後,宮寶森對他講的那句「在風頭上你也算是為我們這一門掙名氣的人」也就變的平淡無奇、完全沒有任何意涵。再後來丁連山敬煙時說的那段「一門裡,有人當面子,就得有人當裡子。面子不能沾一點灰塵。流了血,裡子得收著。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毀派滅門的大事。」更是顯得雲淡風輕、話裡不帶半行血淚。實際上,要是丁連山還能回東北,宮二還需要奉道復仇?又,馬三傷了宮寶森、宮二又傷了馬三,這不就是毀派滅門的大事嗎?

3D 版都沒了。沒了疑惑,就沒了問題;沒了問題,那些眼神台詞畫面就沒了份量、那些線索(在我這種沒歷史沒涵養的人眼裡)就更隱晦不明,毫無反應就只是另外一部葉問娛樂片?

是的,3D 版給我的感覺就是另一部關於葉問的娛樂片。那些刪掉的段落大多跟葉問無關,增加的段落大多跟葉問有關,整部片的主軸是葉問、主角是葉問、連敘事角度都快只剩下葉問一個。怕觀眾看不出景深所以來個 3D 化;怕觀眾帶著太多困惑離開回家還得複習民國史所以統統剪掉,這樣還怕不夠,所以從原本兩個大主角(葉問、宮二)四個小主角(宮寶森、丁連山、馬三、一線天)簡化成一個主角其他統統都是配角;為了怕你沒得回味太早散場,連謝幕的回馬槍都按照慣例給你準備了。

能來個不俗的嗎?

之前在看《驚悚大師:希區考克》這部電影,裡頭暗示著《驚魂記》有很大一部份的功勞是靠 Alma 的剪接才能有如此出色的效果。因為完全不瞭解影像製作,所以覺得誇大不實──這樣拍片的時候還需要導演幹麼?隨便拍一拍靠後製剪接就好啦?看了兩個版本的《一代宗師》,我才發現原來剪接是如此重要,重要到影響一個作品到底是帶有藝術價值的經典、還是只是拍得很美的娛樂片。

我唯一能為王家衛想到的開脫之詞,大概就是 3D 版是表、第一版是裡。所謂「物無不有表裡,人無不有死生。表者裡之遁,裡者表之遁;死者生之遁,生者死之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