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日

[計畫] 王公坑山、溪南山 O 形

開隊人:痞子

日期:2015.01.04

集合時間地點:

路線:天南寺旁水塔登山口→八湖宮→萬居橋→王公坑山(往東沿稜線走)→廢棄鳥網區→主公山(一線天)→溪南山→天南宮

撤退計畫:

  • 1400 未到王公坑山則推至王公坑山後,轉西下正義街
  • 1600 未上坡至鳥網區則往南出鄉道 [北108]
  • 王公坑山前人員不良於行,視情況由介壽路一段 276 巷下撤或推至王公坑山後下正義街。

管制時間:2015.01.04 1900

必備事項

  • 穿著運動衣物、鞋子(越野鞋、登山鞋佳)。除非沒有其他褲子,否則請不要穿牛仔褲。
  • 攜帶防風外套、帽子/頭巾。
  • 雨衣:輕便雨衣可,兩截式雨衣佳。
  • 600cc 以上飲用水、午餐、行進糧(走路時方便吃的小零嘴)
  • 請不要噴灑香水、或使用香味濃郁的沐浴乳等。
  • 請先吃完早餐

建議事項

  • 攜帶第二件上衣(下山可變裝回普通人),並用塑膠袋包好。
  • 攜帶頭燈、雨傘。
  • 告訴家人你要去哪裡。

路線簡介

新年第一發,決定來爬個從來沒去過得地方(而且找了一兩個小時找不到幾篇好的行程紀錄 Orz)。也就是說,路程中會出現停下來找路、判斷往哪走的場面。如果不喜歡有這種不確定感,請不要來唷… (謎之聲:像這種要求,我還第一次遇到)

2014年11月21日

[計畫] 猴山岳、二格山 U 型

開隊人:痞子

日期:2014.11.23

集合時間地點:

  • 0900:MRT 公館站 1 號出口
  • 1000:貓纜指南宮站

路線:指南宮→猴山岳前峰→深坑草湳越嶺十字路口→阿柔洋產業道路→綠豆寮鞍部→二格山→綠豆寮鞍部→草湳

撤退計畫:

  • 1400 未過阿柔洋產業道路、或之前人員不良於行則推至阿柔洋產業道路,沿產業道路往草湳方向下徹
  • 阿柔洋產業道路後人員不良於行,則推至綠豆寮鞍部,出北宜公路。

管制時間:2014.11.23 1800

必備事項:

  • 穿著運動衣物、鞋子(越野鞋、登山鞋佳)。除非沒有其他褲子,否則請不要穿牛仔褲。
  • 攜帶防風外套、帽子/頭巾。
  • 雨衣:輕便雨衣可,兩截式雨衣佳。
  • 600cc 以上飲用水、午餐、行進糧(走路時方便吃的小零嘴)
  • 請不要噴灑香水、或使用香味濃郁的沐浴乳等。
  • 請先吃完早餐

建議事項:

  • 攜帶第二件上衣(下山可變裝回普通人),並用塑膠袋包好。
  • 攜帶頭燈、雨傘。
  • 告訴家人你要去哪裡。

路線簡介

趁著故宮妹不在家,所以重新開這個走到爛掉經典路線。

上猴山岳前峰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上坡路,猴山岳展望很好、之後在稜線上雖然起起伏伏但走起來卻很舒服。二格山的展望更是不用說,運氣好還能瞄到翡翠水庫。完全就是一個踏青訓練兩相宜的好路線 \囧/

2014年11月20日

難看的台北市長選戰新聞

終究還是忍不住想說說台北市長選舉… (艸

這篇文章很容易會被認為是在捧柯文哲貶連勝文,我也不否認我的確對柯文哲比較有好感(難得站在貌似人多的這邊 XD)。但我認為,柯文哲選不上是悲哀、柯文哲選上了,極可能是另一種悲哀的開始。不過現在講這個還太早,距投票日都還有十來天呢。

是啊,還要忍耐十來天可怕的選戰新聞。

我實在搞不懂,為什麼一個選戰的新聞可以難看成這樣。選戰新聞難看,要嘛新聞難看、要嘛選戰難看,要嘛都很難看。

就說今天吃早餐的時候,在壹新聞看到關於選戰的新聞,主要是:

  • 連戰:指柯文哲是皇民化官三代(ref:中時電子報
  • 連方瑀 / 連勝文重提在當年槍擊事件的搶救治療行動中,柯文哲沒有扮演「治療」的角色(ref:懶得找 XD)

這些事情到底跟未來的台北市長有什麼關係?

如果連戰能把「柯文哲是皇民化官三代」這件事(先假設是事實 XD)推展到「所以柯文哲沒辦法做好台北市長,大家不要選他!」或著「當年柯文哲沒有治療連勝文」這件事(先假設是事實 XD)推展到「所以柯文哲沒辦法做好台北市長,大家不要選他!」那也就罷了。就壹新聞跟剛剛隨手查的中時電子報,都沒有作這方面的論述。這有兩種可能:

  1. 媒體沒打算作這方面的報導。
  2. 當事人沒打算作這方面的論述。

以台灣媒體給我的(刻板)印象,實在很難猜測到底是哪一個,又或著以上皆是。

回想台北市長選戰打到現在,除了電視辯論會之後,曾經有比較特別的報導之外(事實上也沒多特別,還是停留在誰講了什麼話),其餘對於選戰新聞的印象,好像就是這樣了:「互相攻擊一些看不出跟市長選舉有關的事情」,偏偏這類的「新聞」不但可以登上頭版頭條,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放送。

而我完全不記得有在主流媒體上看到連勝文 / 柯文哲的政見、立場、論點、願景、規劃、價值觀…… 也許有,只是絕對不是在頭版頭條大幅報導。只能解釋說,在台灣媒體眼中這些東西的重要度遠遠比不上祖宗十八代?

後來在 G+ 上頭輾轉看到 BBC 的專題報導,雖然形式跟內容都很簡單、簡單到沒什麼深度可言(大概也只有這樣才沒有偏袒的問題 [淚目]),不過看完連勝文柯文哲那兩隻十分鐘左右的影片,我對他們的瞭解還遠大於這些日子以來被台灣媒體轟炸的結果。

台灣媒體,偉哉… 萎哉……


至於連勝文,要附上另一半「選戰新聞難看」的責任。

當初看連勝文宣佈競選台北市長的開記者會,我一度覺得這人有希望,至少相對於國民黨其他檯面上的人物來說,有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謎之聲:我覺得這句話與其說在褒連勝文,其實貶整個國民黨貶的比較用力吧? [指])。記者會上連勝文台風穩健、架式十足,大餅畫的有模有樣,看得我都動了想投票給他的念頭

偏偏對上柯文哲…… lol

這個年頭,去哪找比柯文哲還清新脫俗的人選?(蔡英文約略可相抗衡,但無釐頭程度差太多 XD)年初偶然看到蘋果日報的一則社論,內容先不論,這標題下的真是味道十足:「新到妓院的處女」。連勝文雖然也號稱政治素人,但有個誰人不知的政客老爸,總是沒有柯文哲來的「乾淨」。

從來沒有人可以挑選自己的父母。要試圖自己打造出霸業、或是大大方方承接「爸業」,這都無可厚非。實實在在地打個選戰,絕對比你老爸是不是連戰,來的重要。

但是,連勝文既沒有承認自己是官二代富二代的氣度,也沒有擺出「爸,你在旁邊壓陣就好」的立場,反而呈現出一種不上不下的彆扭姿態。這也就罷了,選戰內容看不出要就施政規劃這種畫大餅比賽的方向操作。悠遊卡公司的組織 / 資源規模怎麼看都比台大創傷醫學部來的多;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怎麼看都比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來的威;金衛連貸的金額怎麼看都比 MG149 來的多;不彰顯自己的強項(先假設是強項 XD)反而始終往彰顯柯文哲人格缺陷的路子走,這到底是什麼思維?

MG149 真的能打出什麼人格缺陷嗎?我很懷疑,倒是肯定讓人聯想到兩年前總統大選前炸出來、最後查無不法簽結的宇昌案。

現在試圖引發「當年柯文哲到底有沒有實際醫治連勝文」的話題,這又是為什麼?就算柯文哲沒有醫連勝文,這會是什麼人格缺陷嗎?柯文哲願意公開證實連勝文被槍擊為真,當下獲得實利的難道柯文哲本人?還是我們乾脆一併懷疑槍擊事件是假的算了?(不就是試圖要我們不要相信柯文哲嘛……)

當然,要切割說這些都不是連勝文講的。「感謝當年四位台大醫生就是要漏掉柯文哲」是老婆跟老媽、「柯文哲是混蛋、皇民化官三代」是老爸,我也可以接受。但是選戰就是這樣子,身邊至親做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肯定會被放大檢視(看看這精美的「柯美蘭 MG149 事件」也可以播個三天),而且還是關於對手的話題,能不把身邊親友親信看管好嗎?

連勝文有沒有看管我不知道,但我也沒看到連勝文試圖終結這些話題,甚至還會對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繼續發表意見。相較之下柯P 那種不算回應的回應就顯得相對高明很多,還會順便誦揚佛號… lol

你說這選戰難看,能不怪連勝文嗎? XD

說句不老實的 [咦],我不是很在意誰當選(因為你根本是新北市選民 [指]),我比較在意的是選戰打得好不好看。如果連這種空口說白話的階段都很糟糕了,實際上任要真刀真槍做事情能不糟糕嗎?

也拜託台灣媒體,報一點有腦子的內容吧……

阿們

後記:11.18 開始提筆,拖到 11.20 才勉強寫完,再拖下去都要投完票了,果然文章越不寫就越退化…… (艸

2014年10月13日

Sony ILCE-6000L

我上一台、也是人生第一台相機是 Panasonic FZ10,是 2007 年左右從研究所學長「小頭」那裡撿破爛接手過來。價格忘記了,大概 5K 大台吧?後來又買了兩顆電池,就這麼一路陪我四處征戰。到 2013 年的春節去新加坡玩一個禮拜,三顆電池撐一天都有點不夠,才(終於)開始興起換相機的念頭。

對我來說,FZ10 相當足夠。12x(還是該說 420mm?)光學變焦,要偷窺打遠方的東西還蠻夠用;平常 P 模式無腦拍、但是光圈快門焦距都可以調得動(所謂的 PASM,聽說現在傻瓜相機幾乎都能調了),也就開始理解某些相片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算是我理解攝影原理的啟蒙。

延續著對 FZ 系列的… 情感?或著說我對相機的需求:

  • 不用換鏡頭
  • 有 PASM
  • 自動模式下拍照速度快
  • 光學變焦倍數不能太少
  • 續航力
  • 外接閃光燈的擴充性(所謂的熱靴)
  • 其他體積重量 WIFI 翻轉螢幕人臉辨識…… 完全不在乎

本來打算繼續買 FZ 的產品線,國外出到 FZ1000 不過台灣目前似乎沒人進(而且我也買不起吧 Orz),首選是已經出兩年左右的 FZ200,太座大人的攝影師朋友跟網友則建議 Olympus Stylus 1……

然後我買了 Sony ILCE-6000L … (艸

自己都覺得有點超展開,因為 ILCE-6000L(以下簡稱A6000):

  • 可換鏡頭
  • 目前搭配的鏡頭是 SELP1650(16-50mm, F3.5-5.6),實在打不了多遠的東西
  • 本來預算是 15K+,結果爆了 5K 的預算

這邊就不得不說店員實在很重要。我是去日多數位(太座大人的攝影師朋友推薦),接待的男店員叫「小根」(他說長大之後不好意思改名大根 XD)。從踏進去到結完帳走出來前後大概 1.5hr,中間問了很多攝影白痴 + 好奇寶寶才會問的問題;拿了 Canon SX60、Canon EOS M、Sony ILCE-5000L(還有兩台忘記型號)才從 FZ200 跳到 A6000。有沒有被當肥羊削,這我不敢講,只能說至少這一個半小時過得蠻愉快還學到不少基本知識,就算多付個五百一千的學費,我也覺得應該。(所以我連任何殺價的行為都沒有…… [自爆])

至於為什麼就這麼放棄 FZ200 或是比較接近的 Stylus 1,而挑了 A6000 呢?最大的原因應該是:日多(目前)沒有賣 FZ200,也沒聽過 Stylus 1。沒聽過 Stylus 1 這點我是有一點小感冒啦,但是機身鏡頭品牌種類這麼多,剛好踩到一個沒聽過也不是什麼大事。再過幾天就要去花蓮散心三天,實在沒啥力氣再去其他家店面重來一次。加上 A6000 看起來的確很威,除了「不換鏡頭」這點之外,其他都 OK(大不了就花錢買鏡頭嘛…… [炸]),甚至對焦速度號稱目前最快,所以就… 就這樣吧 XD

反過來說,好像也該進入換鏡頭的領域了。像 FZ200 / Stylus 1 這種高階傻瓜相機的路線,要說完全消失應該不至於。但可以想見,在普通傻瓜相機越來越聰明強大,升級感會越來越不明顯,唯一顯著的落差會著重在鏡頭,卻又沒辦法像微單眼進可砸錢上高級 / 大砲鏡頭、退可用入門 / 小巧鏡頭變成隨身機的靈活搭配。在這番考量下,我也就矇著頭咬著牙忘記 FZ2000 跳進類單眼的坑了。回家仔細查了一下 E-Mount 的鏡頭,好容易就比現在這一整套還要貴,真的是好開心阿…… [死]

買回來後這兩天,陸續亂拍了幾百張,除了無法偷拍拉近畫面拍攝之外,整體的升級感十足(謎之聲:廢話,FZ10 都幾年前的東西了)、幾乎無可挑剔(謎之聲:那是你不知道要挑剔什麼)。接下來就是存錢弄一隻可到 200mm 的鏡頭…… [遠目]

至於單眼相機嘛… 等我中樂透再考慮吧……